新冠肺炎疫情延缓了同学们返校报到的脚步,然而相隔千里、天南地北,亦不能阻挡5357拉斯维加斯官网师生推进教学科研的步伐。大家以积极心态应对疫情,教师探索云端教学科研新模式,线上教学答疑、远程指导科研,学生居家研学,做到“防疫不放松、学习不停歇、科研不止步”。
保质保量“云”学习
学院依托校内课程平台、QQ微信群、腾讯会议直播、钉钉等载体,推出“防疫领航”系列线上课程,有条不紊开展线上教学工作。老师们通过屏幕分享展示ppt内容,语音直播讲解,同学们以文字或语音与老师连线交流,课后将完成的作业上传给老师。每个环节顺畅进行,确保了学习质量。
自动化系曾建平教授《鲁棒控制》课堂讨论
自动化系席斌副教授《最优控制》课程例题讲解
学院第一期“凌云拔尖计划”也在云端开展,指导老师以视频、语音、文字等形式指导学员学习。飞行器系李沁教授与刘春雨、刘灿、马逸群三名同学通过"腾讯会议"软件召开研讨会,三名同学依次汇报课题进度,李沁答疑解惑并给予方向性指导,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每周如期相约。
李沁与“凌云拔尖计划”学员视频交流
学院工程技术中心电控部电工实验课程面向全校开课达12班次、覆盖600余名学生。课程组寒假期间迅速成立在线教学团队,对课程内容进行修订与开发,获取仿真软件试用版,克服线上实验困难。每一堂课安排直播和线上辅导,明确责任,并在课前进行预演,提出改进意见。教学秩序井然,得到同学们的好评。
电控部教学团队直播培训、完善课程内容
教师实验室直播介绍实验设备
学院党委邀请教育部党建联络员、校友,组织院长、系主任、专任教授等结合自身学科及行业工作经历,开展“云上固定党日+”活动,在线讲授微党课、微团课,探讨如何在抗疫工作中发挥组织带动和党团员引领作用,分享高科技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与思考。
实招实效“云”科研
机电工程系孙道恒教授、动力工程系董一巍副教授通过钉钉、瞩目等平台召开“在线组会”,布置科研任务,总结课题研究;课题组还视频研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分享项目申报书填写思路和技巧。动力工程系朱剑锋助理教授课题组的组会讨论热烈甚至偶有争吵,但真理越辩越明。课题组2019级硕士研究生司一凡说,“朱老师总能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告诉我们正确的做事方法。他常说‘软件也好,理论知识也罢,未来工作用到的机会可能不多,但工作方法和逻辑思维却是一生受用的。’”
课题组视频组会
动力工程系邢菲教授热心帮助学生调试电脑,解决科研服务器故障,鼓励远程操作、运用学校资源继续科研工作。动力工程系许伟伟副教授为每名同学安排了具体任务,每周联系学生进行线上汇报,精准了解任务进度,每周开展电话讨论,及时反馈讨论。机电工程系连云崧副教授进行云端科研任务安排,组织汇报讨论,分享交流学习经验。
老师组织讨论、解决难题
如约如期“云”毕设
对应届毕业生而言,疫情的爆发无疑成为当务之急的意外变数。学院毕业班同学们仍然保持积极心态,合理规划毕业步骤,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全力投身论文撰写。师生借助网络远程协同,确保各项工作按原计划进行。导师们坚持上线,对每位同学进行论文指导、论文审查修改,确保同学们如期参加论文在线评审。动力工程系王培勇教授、黄玥副教授,机电工程系马盛林副教授及时调整辅导方式,指导学生看文献、多思考、多总结,梳理论文创新点,并进行理论分析。
导师指导修改论文
除导师指导外,学生党员们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了让同学们在家能获取实验室文件和运算资源,“防疫领航”留校党员先锋服务队帮助毕业班同学通过Teamviewer或QQ远程连接实验室电脑,随时解决使用过程的问题,极大便利了同学们远程查资料、读文献。预备党员、班长、2017级机电工程系硕士研究生李杰为参与教育部盲审的同学单独建立联络群,提供论文内容和格式规范等支持。
共渡疫情寒冬季,静候春暖花开时。学院全体师生持续发扬厦大人的自强精神、空天人的攻坚精神,携手云端、教研融合,确保了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克服了疫情的负面影响,为重归校园后教研秩序的进一步恢复奠定了坚实基础。
(5357拉斯维加斯官网 倪建超)